蛙泳中最关键的技术蛙泳不同于自由泳或仰泳,它是一个连贯的技术过程。每个动作都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一般而言,抬头呼吸与手肘处的内划动作是一起进行的,也就是说,当你的手臂靠近身体,准备内收,但没有准备前伸之前,是最理想的挺胸抬头呼吸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你手部划水动作即将完成、身体正好可以借助手向后划时产生的水流抬起身体,同时,你这时的腿部动作也可以是蹬腿动作完成,往回收的时刻,腰部向下沉,正准备下个的动作的发力。这样的情况时,你的身体位置必然是放松的,所以,不论从手,腰,腿,三个基本发力点都是充分的等待着呼吸动作的完成的。
因此,在这个位置上的进行呼吸,是最合理的。至于为什么很多运动员,在呼吸动作结束,前冲时要把双手抬出手面,是为了减少水臂在向前移动的过程的所碰到的来自水面的阻力,如果把手抬出水面前移,就相当于手臂在空气中移动,身体抬高才可以形成如船头一样的尖缘,再入水中,选手的身体位置是利用了“钻“的动作,这样不论是对选手个人体能消耗与游进速度而言都比在水中完成此动作要节能,快速。但是这样的技术,对技术动作、运动技能比较成熟的选手比较适用,因为要想时刻的保持这样的技术动作,需要耗费很大能量,可以说是一种竞技能力要求很高的技术。一般年纪小的运动员或游泳爱好者,不提倡使用,因为没有必要、且学习的难度较大。
蛙泳,是四种泳式中技术细节要求最高的技术,它75%用腿,只有25%是依靠手部力量来前进。所以,如何连贯腿和手的动作就成为了蛙泳中最关键的技术要点。大家的练习蛙泳的过程,最好时刻的提醒自己多注意使用腰部的力量。能好好的用上腰作为前进的动力,你不但可以游得更快,而且更为轻松。
蛙泳技术中关键的两处发力点,理解掌握“分手、抬头”发力点和“伸手、低头”的两处发力点对提高蛙泳技术很有帮助。第一个发力点就是臂前伸外划分手处。这一点是蛙泳动作的开始,分手发力就是常说的前屈肌群发力,分手、抬头同时进行,同时用力,随即抱水,由头部肌肉紧张过渡到腰部肌肉群紧张,使得两处力量都达到最大,利用合力就可以很快把身体拉高,积蓄下来一定的势能。
第二处发力点是伸手、低头、蹬腿时。这是蛙泳动作周期中的速度高峰,腿开始在动作中起主要推进作用,而这时候要求低头、伸手,在蹬腿的速度达到最快之前,使上半身处于流线型,这样就更利于充分发挥腿部的作用。低头要快,有利于将身体拉起来后所得到的势能转化为向前的冲力。“分手、抬头”发力点和“伸手、低头”是利用人体生理上的用力顺序,通过头部的动作引导腰腹肌肉次序用力。用类似鞭打动作使能量传导积蓄,最后达到脚部。
蛙泳的转身技术,最后的几次击水时,需要观察近端的泳池壁来调节划水的节奏,从而使转身更有效 。调整划水动作以确保最后一次划水的完整性和延展性,双手在最后一次伸出的同时,在水下触摸到池壁,在双手触摸到池壁的时候,面部要保持在水面以下,在前一手肘向回滑行时,另一只手保持触碰池壁,同时膝盖发力,开始旋转身体。这时候,抬起头部换气,并让头部再次回到水中。在你的双脚触碰池壁的同时,手臂离开墙壁,从头部上方像敬礼一样重回水中,水下的手臂向前伸展,指向前方,身体呈流线型姿势紧接着腿部发力,蹬墙时双腿与双脚快速伸展,滑行时转动身体朝向前方(tip:身体蜷缩的越小转身越快,所以要保持蜷缩的时候膝盖蜷缩紧贴在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