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会按照nginx.conf的配置生成access.log和error.log,随着访问量的增长,文件会越来越大,既会影响访问的速度(写入日志时间延长),也会增加查找日志的难度,nginx没有这种按天或更细粒度生成日志的机制。所以下面介绍两种方法:1.写脚本,通过定时任务按天重命名日志、重启nginx的方法实现(有重启失败的风险)2.通过工具cronolog实现。推荐方法二。
1.方法一:创建分割日志文件的脚本,添加定时任务
1.1写脚本:重命名日志文件、重启nginx
例如存放路径:/usr/local/nginx/sbin/cut_nginx_logs.sh,按天分割具体内容:
1.2.使用crontab添加定时任务
2. 方法二:通过cronolog工具实现
2.1 下载安装cronolog
2.1.1 下载:
2.1.2 安装
1.解压缩
2.进入安装文件所在目录
3.运行安装
4.查看cronolog安装后所在目录(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一般情况下显示为:/usr/local/sbin/cronolog
2.2 使用cronolog
2.2.1.创建命名管道
2.2.2 配置cronolog,日期按天
如果按小时使用access_%Y-%m-%d-%H.log;如果按分钟使用access_%Y-%m-%d-%H-%M.log
2.2.3 修改配置/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2.2.4 重启nginx
2.2.5 查看效果
2.3 定期删除日志
2.3.1 新建sh,删除5天前的
添加内容
2.3.2 添加定时任务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zhenzhendeblog/article/details/52716540